欢迎访问
进股票群,套路深似海,“老师”“学员”都是托,炒股软件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 【典型案例】 刘先生在上网学习股票知识时,通过一篇公众号文章加入了一个股票交流群,群里有“投资专家”定期进行荐股和行情分析,群里的其他股民经常表示听从专家的建议赚到了钱,并晒出盈利截图,缺乏投资经验的刘先生十分心动。一天“投资专家”在群里发来一个链接,按照专家的建议刘先生点击下载了一款APP,并通过这款APP进行投资,前期的确赚了许多,之后刘先生加大投入汇入六万余元,却迟迟无法提现,直到APP无法登陆,微信群也解散了,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手法剖析】 上述案件是我市近期发生的一起真实案例,诈骗分子首先通过互联网、短信、电话等方式精准寻找有投资理财需求的目标群体,将被害人拉入“投资群”或者“荐股群”(其实群里除了被害人自己其余全是托),随后想方设法引诱被害人下载自制的虚假APP进行投资,前几笔投资确实可以盈利且可提现(自制APP内的数据诈骗分子可在后台随意更改),使被害人彻底相信,以至随后放心大胆的进行投入,等到被害人大幅投入后,APP内的资金就无法提现了,诈骗分子还会以各种理由持续要求被害人转账。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荐股类的诈骗方式,诈骗手法更为简单粗暴:骗子通过购买一些股票开户人的信息,随机分成若干组,并给这些人发送股票上涨信息。比如购买几千个股民的信息,将其分成几十组,每天选取一些有上涨潜力的股票分别推送给这几十组人,一段时间后总会有几个组的人每天接到的都是股票上涨的信息,进而对诈骗分子的“专业性”深信不疑,随后诈骗分子便声称免费试用期已过,如果还想要得到股票上涨消息,就需要交一大笔钱开通其会员,但其实这些根本就不是正规的投资机构,这些人也不掌握股市的行情,前期也只是通过大量的人员基数博一个概率事件,当股民交完了“会员费”,诈骗分子就不管不顾,推送的股票信息也是有涨有跌,失去了刚开始的魔力。 【防骗指南】 一、不法分子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知道内幕信息”、”能够挑选黑马股”、“只要跟着做就能赚钱”之类的话术吸引投资者。广大市民切记:股票证券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世界上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如果有人对你说有,那他就是盯紧你钱包的骗子。 二、合法投资理财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转账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请一定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骗局。 三、投资者可以尝试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荐股机构或个人的名称、手机号码等信息,搜索网上相关信息,看该机构是否已经被投资者投诉、举报,是否已涉嫌违法违规。 [详情]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我国持续高发,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要落实到“钱”上,所以市民如果能保护好自己的“钱”,那么诈骗分子就会无功而返。但这个“钱”并非单指现金,还包括市民银行卡内的存款、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余额以及信用卡和借贷平台的信用额度,市民们可能比较疑惑,诈骗分子们是用了什么“神通”,才能将自己存放在银行和线上平台的钱财骗走呢?今天警方给大家总结了几个电信诈骗中常见的手法,供广大市民参考,希望可以提高市民识别电信诈骗的能力,防止被骗。 一、向“安全账户”转账 【匹配诈骗类型】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案例1】 6月13日我市市民孙女士接到一自称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声称查出孙女士个人信息涉嫌非法出入境,随即将电话转接给“哈尔滨公安局”进行调查,对方又声称孙女士涉嫌贩毒,向孙女士提供一个“安全账户”,以审查账户资金为由,指引孙女士向其提供的安全账户转账,孙女士被骗四万七千元。 【警方提示】 没有安全账户!没有安全账户!没有安全账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任何部门都不存在安全账户这个说法,凡是要求向安全账户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请一概不要相信。 实际上,“安全账户”只是诈骗分子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所使用的一种话术,有的骗术中诈骗分子还以“解除银行卡扣款合约”、“刷银行流水”、“清查账户资金”等话术诱骗被害人转账,从而完成诈骗,所以请广大市民切记:凡是涉及转账,务必多加核实! 二、下载非官方商城的APP 【匹配诈骗类型】 虚假贷款类诈骗、刷单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杀猪盘诈骗 【案例2】 6月10日,我市市民于女士在某微信群内添加了一个介绍兼职的微信,这人给于女士发来一个二维码,于女士扫描该二维码下载了一个APP,于女士登陆该APP上按照客服指示进行刷单操作,前期小额投入取得返利,随后投入八万元再也无法提现。 【警方提示】 指引当事人下载虚假APP从而实施诈骗是虚假贷款类诈骗、杀猪盘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刷单诈骗团伙的惯用伎俩,诈骗团伙制作虚假APP,包装成投资理财、刷单等平台,使用各种手段诱导当事人下载注册,诱骗当事人进行充值操作,从而完成诈骗。 该类APP由于无法在手机应用市场上架,当事人只能通过扫码或者点击链接的方式下载,并且该类APP制作粗糙,无法实现充值操作,在其中进行投资理财、刷单操作时,往往需要当事人向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广大市民如遇这类APP,请一概不要相信,切勿上当。 三、点击链接填写信息 【匹配诈骗类型】 冒充客服诈骗、虚假购物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案例3】 市市民李先生接到一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李先生之前在该平台上买的物品因查出质量存在问题可以给李先生退款,对方通过短信把退款的网址发来,李先生在对方提供的网址内填写个人资料和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过了几分钟其手机收到银行发来短信,提示其信用卡支出了两万元。 【警方提示】 冒充客服、虚假购物、虚假游戏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制作虚假网页,伪装成理赔网页、充值平台等,诱导市民在其中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盗取市民的银行卡信息,将其中的钱款转走。 广大市民要注意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随意在不知名的网页中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尤其是密码和验证码,切记不要泄露。 四、网购、退款脱离官方平台,添加个人通讯工具。 【匹配诈骗类型】 冒充客服诈骗、虚假购物类诈骗 【案例4】 5月19日,市民杨先生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一款商品,联系到该平台内的一个卖家,对方提出私下交易并添加了杨先生的微信,随后杨先生通过微信将五千元的定金转账给对方,对方又以其他理由再次索要七千元,转账后杨先生却再也无法联系上对方了。 【警方提示】 添加微信、QQ等个人通讯工具是冒充客服、虚假购物等电信诈骗类型的常用手法,客服退款、网购等正常操作流程应该在官方平台进行,但是诈骗分子诱导当事人脱离平台,添加当事人微信、QQ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微信、QQ功能齐全,诈骗分子可以利用其建立群聊和发送图片、链接、二维码的功能具体实施诈骗,同时这类工具自带转账汇款功能,也方便诈骗分子进行收款。 广大市民网络购物、办理退款时一定在官方平台上进行,切记不要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做到陌生微信不添加,涉及微信转账要多加核实。 五、开启屏幕共享 【匹配诈骗类型】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冒充客服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等 【案例5】 6月4日我市市民唐先生接到电话,声称其大学期间开通支付宝借款功能,现已毕业需要升级成社会身份,否则将影响征信,随后唐先生添加对方QQ,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TIM”聊天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对方利用屏幕共享指引唐先生在多个借款平台进行借款转账,唐先生被骗一万余元。 【警方提示】 屏幕共享开启后你手机上显示的内容、进行的操作,与你开启共享的人都可以看到,诈骗分子利用这个功能指引当事人在某些平台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将这些信息盗取,从而盗刷当事人账户中的资金。冒充客服类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中由于借款操作较为复杂,诈骗分子通常也会指引当事人开启屏幕共享,指引当事人进行借款操作。 开启屏幕共享就意味着你的手机中已经变成“透明”,请广大市民切记,不要随意与他人开启屏幕共享。 [详情]
多数电信诈骗中诈骗分子先是拨打市民电话,进而开始实施诈骗的,所以今天就向广大市民介绍一下诈骗电话的特征,希望市民在接到陌生电话时保持怀疑、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诈骗电话,从而避免被骗。 一、境外电话或虚拟电话 【案例1】 6月10日,市民景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号码为:(0026228992141),对方自称是某平台客服,说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帮其订购了VIP,后转接网银电话帮其取消,景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被骗五千元。 【警方提示】 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了逃避打击,诈骗窝点不断向境外转移,多数诈骗分子在境外打进电话,按照工信部有关规定,境外电话进入我国通信网络时,必须在主叫号码前添加国际长途字冠“00”,且严禁在传送过程中删除该字冠。 如果您收到的电话号码是以“00”或“+”开头(部分手机会在号码显示时将“00”翻译为“+”),说明此电话来自境外,无论对方在电话中自称是国内任何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能相信。 不同部门内线转接 【案例2】 6月13日,我市市民柳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声称柳女士的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参与犯罪,继而将电话转接给“哈尔滨公安局”,转接后“哈尔滨公安局”以调查账户资金为由,要求刘女士向其指定账户转账,否则将进行抓捕,柳女士被骗九万元。 【警方提示】 “内线转接”是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惯用手法,其目的是将当事人进行筛选,从而实施精准诈骗。诈骗分子拨打市民电话声称是某些国家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后将电话转接至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进而继续实施诈骗。 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也不会互相进行电话转接。“内线转接”在虚假征信类诈骗中也常常被使用,市民如接到陌生电话并主动提出帮市民转接至其他部门,请一定不要盲目相信、注意甄别真伪性。 要求到隐秘无人处继续通话 【案例3】 5月24日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市民王女士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民警立即向其拨打电话,但王女士手机一直处于占线状态,随即拨打其丈夫电话,其丈夫反映也无法联系到王女士,民警紧急联络王女士居住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王女士工作单位,发现其已于一个小时前离开,最终派出所民警费尽周折终于在地下停车场内找到王女士,王女士险些就将钱转给了诈骗分子。 原来王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假警察”以案件涉密、不可向他人透露为由,要求王女士到隐秘无人处继续通话,这才给反诈中心民警劝阻带来这么大的困难。 【警方提示】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完成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诈骗分子往往使用各种话术及手段一点点对当事人进行洗脑、逐步获取当事人信任,从而完成诈骗。当下,随着各地公安机关反诈劝阻机制的逐渐成型,很多正在遭受诈骗的当事人在诈骗尚未完成时就接到96110劝阻电话、或是遇到真正的警察上门劝阻,导致诈骗分子“功亏一篑”,所以犯罪分子也与时俱进,升级诈骗手法,在获取到当事人的信任后,诈骗分子会以“案件涉密”、“秘密调查”为由要求当事人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关闭电话通过语音软件交流;或是要求找一个隐秘无人处继续通话,从而使反诈民警无法打入劝阻电话,或无法找到当事人当面进行劝阻。 如果市民接到自称公检法的电话,要求市民到隐秘无人处继续通话,请一概不要相信,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不会提出这种要求。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在我国十分高发,广大市民接到陌生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可随意相信。 2.防范电信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3.“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4.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5、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详情]
6月14日,正值端午节当天,家住金州的刘女士一家三口带着锦旗来到大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专程为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杨警官送上感谢锦旗,是什么让这一家人在节日里不选择外出踏春享受假期,而专程来到反诈中心呢? 就在节日前几天,刘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声称刘女士涉嫌非法出入境,并详细说出了刘女士的个人信息,随后将电话转接给了负责此案的“哈尔滨警方”,转接后对方又声称查出刘女士涉嫌洗钱,并发来了刘女士的“逮捕令”,在对方义正言辞的恐吓威胁下,刘女士已对电话那头的“哈尔滨警方”深信不疑,对方要求刘女士开启手机骚扰拦截功能,将所有电话、短信全部拦截,指引刘女士下载了“及时会”APP开启屏幕共享,并口述IP地址让其在搜狗浏览器中下载安装“安全控件”,诈骗分子又以调查刘女士吃多少“回扣”为由,询问刘女士有多少张银行卡及余额,刘女士一一作答,就在准备进行向“安全账户”转账操作时,刘女士的丈夫忽然赶到家中,赶忙制止了转款,这才避免了刘女士的钱财落入到诈骗分子的手中。 刘女士丈夫为何如此及时的赶回了家中呢?原来当日,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平台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显示当事人刘女士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向其拨打96110劝阻电话,但当时刘女士手机开启了电话拦截模式,一直无法接通,民警随即向其丈夫拨打电话,告知刘女士丈夫正在被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并将此类诈骗的一般手段进行简单告知,让其尽快回家劝阻,刘女士丈夫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家,找到刘女士进行了劝阻,这才出现了上述的那一幕。 【该类诈骗具体形式】 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诈骗分子使用的也是我市近期十分高发的诈骗手法:诈骗分子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部门),声称市民涉嫌非法出入境,随后将电话转接至外地公安局,外地公安局又以市民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市民配合调查,添加市民的QQ等即时通讯工具,同时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及所谓的“安全防护”软件(其实为木马),而后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多采取公司化运行,拥有专业团队,剧本私人定制,专业技术性强,历来是高发易发而难破的电信诈骗犯罪手法。诈骗分子以市民名下的银行卡、电话、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市民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市民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在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会利用市民展示假公检法网站上发布的假通缉令等法律手续,甚至通过身着假警服网络聊天的方式来骗取市民信任。同时,诈骗分子会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被害人到隐秘无人处接打电话,断绝一切外界联系,再发送伪造的涉案信息,让市民以澄清冤屈,保障财产为由获取个人银行卡、验证码、付款二维码等信息。而后通过诱骗、恐吓、威胁手段,要求将市民的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公检法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是不会通过电话来办理具体案件的,更不会要求转账,市民如遇自称是公检法机关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请一概不要相信。 2防范电信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3.个人信息要保护好,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U盾等信息,一定不能透露给任何陌生人,也不要在不明网站留下个人信息。 4.“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5.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6.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详情]
为进一步增强反诈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我市企业财会人员的反电诈意识,有效遏制针对企业财会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情况,减少我市企业因电信诈骗蒙受财产损失风险,近日,我市公安局组织我市部分企业财会人员,开展面对面反诈宣讲会。 宣讲会上,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宣讲团的专业民警结合真实案例,用生动的语言向参会人员详细讲解了专门针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常见诈骗类型,剖析诈骗手法,传授识诈技能,提醒财会人员注意诈骗分子惯用伎俩,参会人员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此次宣讲活动的顺利举办,增强了参会的企业财会人员防电诈范意识,辨别、预防、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为日后我市局反诈中心更广泛开展反诈宣讲活动打牢基础。 深度剖析针对企业财会人员类电信诈骗: 【典型案例】 史先生是我市某公司会计员,2021年3月工作期间用公司座机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负责其公司账户的某银行工作人员,由于银行系统升级需要史先生上交一些公司材料,并添加史先生的QQ详谈此事,之后对方将史先生拉入一个QQ工作群,QQ群里还有公司经理和其他领导,在群里沟通完上交材料的事后,该银行工作人员就退群了。几天后公司经理在群中称要借款给其他公司,要求史先生将公司账户上的钱转给指定账户,史先生表示借款的话需要走手续,但经理表示此事非常紧急,让史先生先转账,借款合同后补,于是史先生就按照经理的指示将钱转给了一个对公账户上,之后经理以同样的理由让史先生再次转账,史先生察觉异常打电话给公司领导,领导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手法剖析】 此案中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企业财会人员,仿冒或盗用公司领导或老板QQ账号,通过各种途径将公司财务拉入到组建的QQ群中,并通过在工作群“互相呼应”,以“处理事务”等获得财务人员信任,着手实施诈骗时,“领导”在QQ群里发送“合同订单”或“转账记录”等打消财会人员疑虑,最后以出差在外、开会不方便接电话但又因洽谈项目急需转账为由,要求财务向指定账户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财务人员易受骗心理】 1.侥幸心理 以前没有被骗过,感觉这个事情离自己很远,压根不重视,导致警察的宣传根本不去听、不关注。 2.验证心理 骗子会根据老板经常做的事去骗受害人,当受害人真的听说老板去开会了,心理上觉得对方说的话得到了验证,的确属实,也就忽略了其真实性,进而按照骗子的指示去操作。 3.胆怯心理 骗子往往冒充公司老板、领导、合作公司财务的身份的人,并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催促受害人,利用受害人服从权威、害怕权威的心理进行诈骗。 【诈骗套路】 套路一:将财会人员拉入QQ群诈骗 第一步、诈骗分子首先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企业办公电话和公司老板电话,然后冒充老板给人事主管发短信,声称自己手机号码更改,并要求人事主管将公司通讯录发给他,从而掌握到公司财会人员的联系方式,进而冒充老板对财会人员实施精准诈骗。 第二步、以其他公司财会人员汇款账户打错、银行系统升级、工作人员接受材料为由将财会人员拉入QQ群聊中,通过这些方式取得财会人员信任。 第三步、取得信任后领导在QQ群中以向给别公司借款、合同出现问题、退还项目款项等理由要求财会人员向指定账户进行转账,从而完成诈骗。 套路二:盗取、冒充领导工作账号诈骗 第一步:盗取工作号。骗子混入财务人员的QQ群、微信群,通过发送木马软件盗窃群中人员的账号、邮箱、密码等重要信息。 第二步:潜入工作群。盗取账号后诈骗分子会借机潜伏在单位、公司内部工作群里偷看聊天记录,了解、熟悉公司的人员组织架构和业务工作流程。 第三步:实施精准诈骗。诈骗分子将自己的账号改为与公司老板或领导相同的头像和昵称,冒充公司老板、负责人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利用受害人因为敬畏而不敢跟领导核实信息实施诈骗。 套路三:相似邮箱诈骗 1、诈骗分子冒充交易公司发送邮件,仿造与交易公司相似的邮箱地址向财务人员发送邮件,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不同之处。 2、提供新收款银行账户,同时提供带有法人签字的变更收款账户声明,签名等信息一应俱全。 3、财会人员向其新提供的账户进行转账,诈骗完成。 【公安防骗提醒】 1.企业负责人与财务人员务必要保护好公司与个人有关的账户与密码等信息,同时要保护好个人基本信息、网络社交信息以及相关的账号、密码、验证码。 2.如突然有人将财会人员拉进新的的微信群、QQ群,务必要提高警惕,尽可能找到公司同事、领导当面进行核实。 3.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如涉及到转账汇款,特别是大额转账、实时到账,务必要跟老板当面者拨打电话来进一步确认。[详情]
2021年端午假期即将来临,相信很多市民都会选择在端午节假期外出旅游,或者以网购粽子、发送短信等方式传递节日祝福,但市民在享受节日时也要记得警惕诈骗分子,小心这些节日活动被诈骗分子利用,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为了保护市民的财产安全,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警方汇总了几种端午节假期期间可能出现的网络诈骗方式,提醒市民们多加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诈骗手段一:低价机票 如今各类订票网站、软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经过犯罪分子包装的钓鱼网站、虚假APP,准备在端午节日期间出游,特别是打算在网上订机票的市民们要谨防这些机票钓鱼网站。该类钓鱼网站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市民在其上订票,页面内明显位置都有一个“24小时客服电话”,一旦有人拨打客服电话,系统会马上转接到已经绑定的手机上。在客户询问票价时,接电话的诈骗人员一般会承诺可以代购低折扣机票。当客户表示需要代购时,诈骗人员就会让客户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随后,告诉客户已经预订成功,让客户将购票款打入指定账号。 【公安提醒】 虚假网站、APP一般只能查询,无法在线进行票价查询、订单展示等后续操作,只能通过人工电话指挥转账,而正规航空公司官方网站可以实现从查询到预订及在线支付。航空公司出售机票时,如果遇到让顾客直接向某个银行账户汇款的情况,必然是诈骗网站,请一定不要相信。 诈骗手段二:货到付款 端午节将至,诈骗分子会冒充快递人员送“粽子”,以骗取“快递费”。端午节网上销售粽子成为各大卖家的营销手段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实体商店买卖,网购粽子价格更便宜,种类更多,且方便快捷。因此,不少人选择网购粽子送给亲人朋友。诈骗分子冒充快递人员,送“货”上门,并索取“快递费”。不明就里的市民以为是亲人朋友邮寄的粽子,付完“快递费”,打开包裹发现是空纸盒。 【公安提醒】 在收到货物后,市民一定要先验货,再付款,且要仔细检查快递的寄件人是谁。如果确实是亲友,要与亲友取得联系,确认事实。独自在家的女性和孩子对于不明快递要谨慎开门,以防不法侵害。 诈骗手段三:诈骗邮件 端午节日期间,诈骗分子会发送大量含有诈骗信息的邮件、短信试图骗取钱财。含有诈骗信息的邮件、短信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照片接收等方式引诱用户在邮件中点击链接,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冒充熟人祝贺过节,以“手头紧”等方式让收件人登录某网页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给予“援助”,继而盗刷用户资金。 【公安提醒】 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市民登录网页输入个人账户信息时,必须十分慎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中奖邮件、信息,如系熟人提出要求,需以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对方进行核实。 诈骗手段四:虚假交易网站 犯罪分子建立域名、网页内容与正规网店相似的交易网站,以一些端午节日期间优惠价格或者返利信息引诱用户购买商品,输入账号、密码去付账,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或者伪造银行储蓄卡、交易卡盗窃资金。 【公安提醒】 市民如果网购请到正规购物网站,在使用网络进行交易时,应使用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不私下转账给个人银行卡。 诈骗手段五:不明红包 端午节日期间,诈骗分子以商品促销、加群送礼物等借口,把市民拉进微信群里,而群里的成员大多互不相识,之后群里有人发红包,点击红包后会显示几百元的现金礼包,但提现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以及领取现金的银行卡号等,待市民输入个人信息后,便会收到申请提现的验证码,如果在其中填上验证码,那么银行卡里的资金便会有可能被诈骗分子盗刷。 【公安提醒】 市民在抢红包时,一定要注意财产安全,切记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也不要抢不明的红包。微信红包只需点击就能领取,并不需要填写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最后大连公安祝愿全体市民都能度过一个平平安安、远离电诈的端午假期。[详情]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相信广大考生终于从紧张的情绪中走了出来,长舒一口气准备开始欢度假期,但是诈骗分子们可没有假期,他们时刻都在想方设法实施诈骗,今天,警方专门整理了几种在高考后时有发生的骗术,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以防上当受骗。 一、提前查询考分 诈骗分子利用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焦躁情绪,在高考结束后官方公布成绩前,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不少学生家长抱着反正价格不贵且一辈子只高考一次,不妨试试看的心理就将钱转给了诈骗分子,成绩当然也不可能提前查到。 【警方提示】 高考分数不会提前公布,市面上任何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的,都是诈骗。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收到带有不明链接的手机短信时,需提高警惕,不轻易点击、登陆,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二、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提前录取 诈骗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部分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或有些自称内部人士,谎称军校、警校有“内部指标”,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或交钱疏通关系等,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为打消受害人顾虑,诈骗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警方提示】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且军校、警校与其他高校招生是一样的,不存在“内部指标”的说法,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以缴费为最终目的的,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三、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示】 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为获取被害人信任,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配备了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官方发布的官方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四、“野鸡大学”假冒正规院校招生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这类“野鸡大学”在全国各地招募招生代理,会把自己和某些知名的正规大学混在一起,借助电话和网络进行招生从而骗取学生学费,2018年人民日报发布的“虚假大学名单”中,全国有381所“野鸡大学”进入黑名单,其中不乏“北京工商管理大学”这样名字听起来如雷贯耳的虚假大学。 【警方提示】 公民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辨别力,收到没有报考的学校录取通知书时要提高警惕,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查询,不能相信这些“野鸡大学”的一面之词。 五、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示】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六、混淆教育模式行骗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才发觉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警方提示】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混淆教育形式来蒙骗考生和家长,是目前较常见的欺诈手段,招生骗子有时会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 七、自费出国留学“黑中介” 近年来,很多学生在高考后选择自费出国留学,这便催生了大量的留学中介机构,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的留学中介机构良萎不齐,甚至有一部分是没有资质的“黑中介”,谎称可以办理出国留学业务招摇撞骗。 【警方提示】 如果选择留学机构,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正规的中介机构要具有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同时各位同学在缴纳中介费用时一定要谨慎,看清合同,不要被别有用心的机构制造合同陷阱。 八、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诈骗分子自称为教育局或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声称再不领就要过期,考生如果想领取该助学金、奖学金需要提前将学费等汇入学校账户,然后诈骗分子指引考生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警方提示】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详情]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数据统计,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为20到30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群体,其中不乏各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犯罪形式,不少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在校大学生,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为其“量身制定”了多种骗术,致使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被电信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 【案例1】 5月15日,我市某大学在校生小彭,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电商客服的电话,对方在核对了小彭的客户信息后声称其前几天在该平台购买的商品被查出存在质量缺陷,要给予双倍赔偿,随后以小彭支付宝信誉分不足退款无法到账为由,提出让小彭在支付宝借呗平台进行贷款转账来“提高信誉分”,涉世不深的小彭信以为真,与对方开启屏幕共享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正在贷款时接到了反诈中心民警打来的电话,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了,而此时两千元的贷款已经到账,差点就给诈骗分子转了过去。 【案例2】 今年4月某日,我市某大学在校生小陈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平台的客服人员,声称国家当前正在整治校园贷,他们查出小陈的个人信息申请过校园贷,如果不注销校园贷账户的话,会影响小陈的个人征信,影响到日后贷款买房买车。涉世不深的小陈信以为真,随后对方以“清空额度”诱骗小陈在多个借款平台进行借款,将借款转入指定的“对接账户”账户,直到小陈发现被骗了。 【手法剖析】 以上两个案例分别为“冒充电商客服”诈骗和“注销校园贷”诈骗,这两类诈骗的被害人很多都是在校大学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诈骗电话易取得其信任;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这给诈骗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除上述两类诈骗类型外,网络刷单类、虚假购物类、冒充电商客服类、冒充熟人类、冒充公检法类、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等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均把在校大学生当做重要目标群体。 在此背景下,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高新园区公安分局于近日在凌水派出所辖区内大连海事大学中远报告厅召开了“学生工作干部‘引航计划’校园反诈”专题培训会。会上,由反诈宣传民警进行了《筑牢反诈防线,共建和谐校园》专题讲座,通过播放PPT的形式,结合真实案例,向现场的师生们讲解了当前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和形式,传授了如何预防、辨别、应对电信诈骗,切实提高了师生们的防范意识和宣防能力水平。 不少学生表示,通过此次专题培训会,让自己意识到当前社会上电信诈骗多发的形势,了解到了一些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法,增加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以后如遇陌生电话一定会提高警惕,不会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涉及转账也会多加核实。 培训会结束后,反诈宣传民警将宣传海报等资料张贴到校园内的各个场所,确保覆盖到每个寝室、每个餐桌、每个场馆、每个通道和每个路段,确保全校师生人手一份,切实将电信诈骗宣防工作涵盖、延伸到了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日,凌水派出所在大连海事大学发放宣传海报等25000份,确保每名学生人手一册。下一步市公安局将继续联合学校各个部门,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中队会等方式继续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将反诈宣传常态化开展,竭力避免学校师生受到诈骗分子的非法侵害。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使校园师生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辨别、预防、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也取得提升,在校大学生们的切身利益也获得了坚实保障。[详情]
记者昨日从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近一个月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是我市高发的电信诈骗犯罪类型之一,尤其近期多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以市民涉嫌“非法出入境”、“洗钱”犯罪为由实施诈骗,市民如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很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打来的! 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已开通“96110”反诈专线,对可能被骗的市民,启动反诈劝阻机制,成功劝阻了多个被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诈骗的当事人。 【案例1】 6月6日18时,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市民苗先生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民警立即向其拨打预警电话,经了解,苗先生在当日接到一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的电话,声称苗先生涉嫌非法出入境,要求其配合调查,随后将电话转接给了“哈尔滨市公安局”,对方又声称苗先生涉嫌一起洗钱案,苗先生按照指引下载搜狗浏览器打开对方发来的链接果然看到了如实写着自己身份信息的“逮捕令”,随后对方通过某款视频软件给苗先生做材料,苗先生已经完全相信了视频对面身着制服的“警察”,这时96110电话打了进来,反诈中心民警表明身份告知苗先生其正在被电信诈骗,向其介绍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形式,苗先生这才幡然醒悟。 【案例2】 5月28日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市民李女士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民警立即拨打电话进行劝阻,经了解,李女士现住我市沙河口区,当日接到一个境外电话,自称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民警,在核实李女士的身份后,称其涉嫌从越南非法入境。要求同李女士进行微信视频,制作报案材料。在视频过程中,民警预警电话及时呼入,经民警向李女士讲述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后,李女士这才知道自己陷入诈骗中,随即停止与对方的联系,避免了财产损失。 【我市近期多发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具体形式】 诈骗分子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部门),声称市民涉嫌非法出入境,随后将电话转接至外地公安局,外地公安局又以市民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市民配合调查,添加市民的QQ等即时通讯工具,同时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及所谓的“安全防护”软件(其实为木马),而后实施诈骗。 【手法剖析】 1.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在电话刚接通时详细说出,以此来骗取市民的信任。 2.诈骗分子利用被害人对于公安机关办案流程的不了解,以被害人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威胁、恐吓被害人,身着警服,同视频被害人制作笔录,逐渐对被害人进行洗脑。 3.诈骗分子制作虚假的“逮捕令”、“通缉令”发送给被害人,或者搭建虚假网站,指引被害人通过浏览器登陆查询到自己的“逮捕令”,从而引起当事人恐慌,让被害人完全听信自己。 4.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以清算资产、转账接受审查等理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或是开启屏幕共享引诱被害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盗刷被害人账户中的资金,从而完成诈骗。 【警方教您如何一看穿此类诈骗】 1.我市公安局不存在“户政科”这个部门,接到电话自称公安局“户政科”的请一律挂断,都是诈骗。 2.我国公检法机关的座机或工作人员的手机号,均为正常座机与手机号格式,市民如接到“+”开头的境外电话,请保持警惕,很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打来的。 3.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网络来办理案件,“受疫情影响网络办案”是诈骗分子的说辞。 4.不同公安机关之间不会通过电话进行转接,如遇公安内部电话转接,请提高警惕。 5.不存在“安全账户”这个说法,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核查资金、下载APP和转账。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防范电信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2.个人信息要保护好,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U盾等信息,一定不能透露给任何陌生人,也不要在不明网站留下个人信息。 3.“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4.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5.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详情]
近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我市如火如荼的开展,想必不少市民都接到社区通知到指定地点进行了接种,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没闲着,诈骗手段紧跟时代、迭代更新。据市民反应,我市近期新出现了多种涉及新冠疫苗的电信诈骗案件。 今天,警方专门整理了几种涉及新冠疫苗的骗术,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骗术一、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近期各地公安都接到报警,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疾控中心、卫健委工作人员打电话,谎称事主涉嫌非法散播新冠疫苗不实信息、非法买卖新冠疫苗等罪名,要求事主配合调查 【案例一】 杨女士某日接到公安局的电话,对方称杨女士涉嫌非法买卖新冠疫苗,已经查出涉案资金被转到杨女士的账户上,要求杨女士配合调查,杨女士起初有所怀疑,但对方通过彩信将准确写着杨女士个人信息的“逮捕令”发给了杨女士,并以清查资产为由要求杨女士将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打入“安全账户”,否则将对其展开抓捕,杨女士感到害怕,于是听从对方的指示将个人账户上的五万元转到对方指定账户,随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 【手法剖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但是诈骗分子狡猾之处在于紧跟时代,在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的关键节点冒充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买卖新冠疫苗犯罪恐吓市民,同时制作虚假“逮捕令”、录制公安机关办公场所视频来获取市民信任,通过诱骗当事人向“安全账户”转账来完成诈骗。 【公安提醒】 公检法作为国家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来办理案件的,相互之间也不会进行电话转接,且任何部门都不存在“安全账户”这个说法,市民如果接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求市民进行转账汇款的,请一概不要相信。 骗术二、冒充班主任等熟人骗取接种费 诈骗分子通过各种途径混入QQ、微信的班级群、通知群等,将头像和昵称改成和班主任一样的“高仿号”,选择班主任不在线的时间,冒充班主任发布收费通知或收款二维码等虚假信息,收款后便销声匿迹。 【案例二】 2020年12月。我市开发区分局接到大连市金普新区某中学学生家长报案,有人冒充其女儿的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信息,要求每名学生缴纳350元的新冠疫苗接种费用,并提供了支付宝收款二维码,随后多名学生家长向其转账。经调查,诈骗分子先是冒充学生家长通过扫码进入微信群潜伏,案发当日诈骗分子克隆了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在群中发布接种疫苗缴费的消息和收款二维码,成功诈骗多位学生家长。 【公安提醒】 在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是免费的,收费接种疫苗皆是骗局,收到“班主任”等熟人在群中发布的收取疫苗接种费的信息时,请提高警惕,请核实对方身份在进行转账。 骗术三、群发“预约疫苗”钓鱼短信 诈骗分子使用特定设备,以疾控中心的名义向市民群发“预约接种疫苗”的短信,短信中往往含有钓鱼网站链接,通过此种方式诱导市民点击链接进入钓鱼网站,这类网站能够套取市民的个人信息,后期进行定向诈骗。有的甚至诱骗市民在钓鱼网站中填写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导致市民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被诈骗分子转走。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先是搭建可以套取用户信息的钓鱼网站,后冒充疾控中心,披着预约接种疫苗的外衣,诱骗市民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从而进行从非法盗取。 【公安提醒】 广大市民切记预约接种疫苗请到正规官方平台、APP,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更不要在不明网址中随意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骗术四、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诈骗分子还会伪装成“疫苗接种员”、国家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等,在电话中要求核对个人信息,或称有人使用市民的个人信息登记打疫苗,又或者以“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添加市民微信,将市民拉入“疫苗接种群”,后续在群众发布刷单诈骗等诈骗信息。 【公安提醒】 广大市民对陌生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开头的境外电话,要做到陌生电话不轻信,不明身份好友不添加。 【大连公安防骗指南】 1.防范电信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2.“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3.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4.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详情]
不久前,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联合沙河口公安分局,成功侦破一大型收贩卡团伙犯罪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作案手机50余部,银行卡、U盾及配套身份信息20余套,涉案金额高达50余万元。 本次对收贩卡团伙案件成功侦破,是我市“断卡行动”的阶段性战果,对于我市打击黑灰产业链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黑灰产之“两卡”产业链】 当前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分工日益细化,催生出了为不法分子诈骗提供帮助和支持、并从中获利的黑灰色产业链条,包括非法买卖银行对公账户、银行卡、电话卡和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网络通信、短信发送等服务,钓鱼网站搭建,提供资金结算服务等通讯网络诈骗的上下游犯罪行为。 而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离不开电话卡和银行卡(简称“两卡”)。从理论上讲,只要每张卡都实名实人、通讯和转账信息可追溯,就能及时确定嫌疑人,并为事主追回损失。然而,诈骗分子为了逃避打击,一般采取购买电话卡和银行卡的方式,这也滋生了买卖、租售银行卡和电话卡的黑灰产业。近年来,出售、贩卖对公账户、个人银行卡、电话卡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加剧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 自去年全国开展“断卡行动”以来,大连公安持续加大对买卖手机卡、电话卡和对公账户的“两卡”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对为诈骗犯罪提供信息、工具、技术、服务的全部产业开展全链条集中打击。随着“断卡行动”的深入,“两卡”违法犯罪活动呈现一些新动向:银行卡由储蓄卡转账洗钱逐渐向信用卡、社保卡转变;由新开卡逐渐向盘活、出租、出借存量旧卡转变;由银行卡转账逐渐向利用“跑分平台”、虚拟货币、“贸易对冲”等模式转变等等。电话卡由线下开卡逐渐向线上开卡、远程激活、异地开卡转变;由传统的“开、收、贩”逐渐向就地设置GOIP窝点拨打电话转变;出现利用卫星电话实施诈骗等情况。 重回本案,从现阶段调查情况看,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严、人员身份广、犯罪地点散,犯罪嫌疑人伙同他人在网上发布收购银行卡、U盾及配套身份信息等物品的信息,后将收购的银行卡及配套身份证等公民个人信息转卖给境外犯罪团伙,从中牟取暴利,属于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团伙。 【打击“黑灰产”的重要意义】 随着犯罪形势的发展变化,很多诈骗团伙的主要犯罪窝点都转移到了境外,受疫情等现实因素影响,出境抓捕难以实现,这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带来了难度,但诈骗所得资金的流转等活动还是在境内,所以,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支持与帮助的“黑灰产”犯罪团伙成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突破口。 【“黑灰产”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收集信息并提供技术支撑 1虚假WIFI窃取公民隐私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无线上网设备,在公共无线上网环境中伪装免费的WiFi信号,待用户接入后窃取个人信息并提供给诈骗分子。 2非法搭建钓鱼平台 在投资理财类、“杀猪盘”等诈骗中,不法分子为诈骗团伙搭建“钓鱼”网站、制作钓鱼“APP”并提供运维技术服务。 (二)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推广 1篡改来电号码 不法分子利用各种网络电话设备拨打电话,将网络语音转成网络数据包后对拨打出去的号码进行任意替换,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的迷惑性、隐蔽性,降低作案成本。 2非法推广涉诈信息 少数信息科技公司还在合法信息服务的掩护下,帮助诈骗分子发送大量贷款类、刷单类诈骗短信和链接,或利用工具管理大量手机卡,大规模接收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为诈骗分子提供帮助。 (三)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资金流转和支付结算 1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渠道 不法分子采取招聘兼职、优惠办理、直接购买等多种形式,获得公民身份证、手机号卡、银行卡、网银U盾等,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渠道。 2提供资金流转渠道 不法分子还利用购买的银行卡、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等伪造从业资质,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资金流转渠道。随着二维码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不法分子开始提供转账支付所需的二维码,为诈骗分子提供资金层层转移服务。 【警方提示】 广大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 1、不随意连接免费Wi-Fi和无加密防护的Wi-Fi网络,防止手机遭到攻击和被植入木马。 2、不随意打开陌生短信、彩信发来的链接,防止联入“陷阱”网站; 3、不随意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防止中招木马病毒或进入恶意程序,泄露个人信息、威胁财产安全。 4、市民要高度警惕陌生来电,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5、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妥善管理好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企业营业执照等物品,任何买卖、出借、出租等行为都有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严重的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可能要承担三种法律责任: (1)构成诈骗罪共犯。 (2)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3)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详情]
“喂~您好!这里是大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 自反诈预警劝阻机制运行以来,作为一名反诈民警,我这一个月里打了人生中最多的电话,说了人生中最多的话,前半生都不曾购买过这么多的含片。听说诈骗团伙要求诈骗分子一天拨打有效诈骗电话400多个,我听到后笑了笑,这个工作量,也是小巫见大巫了。毕竟不比诈骗分子努力的反诈民警不是好接线员。 【划重点】 当您正在接听诈骗电话或者已经在诈骗分子“操控”下进行“刷单”、下载APP、共享屏幕、转账等一系列操作时,请注意,这是在骗子向你撒网,与此同时,我和我的同事,也就是反诈民警,也已经盯上了你。 这才有了最开始的电话“喂~您好!这里是大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而这正是我们反诈民警劝阻“三大步”工作之一。 【反诈劝阻“三大步”】 什么是反诈民警劝阻“三大步”? 通过96110拨打电话进行电话提醒。 通过96110发送短信进行短信提醒。 通过属地派出所上门进行精准劝阻。 有时,您可能极具慧眼,胸怀正义,独身和诈骗分子周旋几十分钟,“自信”挂掉电话后,却发现几十通未接电话,接到电话后,自称反诈中心的民警会反复确认你是否接到了疑似诈骗电话,是否透漏了个人信息、下载了某某软件、向某某账号转账、提供了转账验证码等等问题,是不是有种过年回家见“催婚长辈”的错觉。 又或者,您正独自在“密室”和严肃的“警察”视频,并按照其要求进行一系列操作时,突然有派出所民警敲门,请求开门并耐心的询问。 请不要害怕,请不要怀疑或者不耐烦,这就是我们反诈民警的工作,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切断您和诈骗分子的联系,我们会竭尽所能来帮助您、提醒您,“您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 【有话要说】 反诈工作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且深远的工作,它不仅是公安机关“压发案、降警情”的本职工作,更是人民警察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现实外延。作为反诈民警,每发现一个潜在易受骗对象、劝阻一个被深度洗脑对象、第一时间止付拦截被骗金额,我们都会更有动力。 如今我市人民政府已经全民铺开“反诈人民战争”,目的就是举全社会之力来帮助市民免于受骗,减少损失。反诈工作不能仅靠反诈民警,也不仅仅依靠公安机关。当前形势下,全警动员、全社会防诈才是反诈工作的最终奥义。所以,为了您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请市民一定要注意,“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大连地区为(0411)96110,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您多一分耐心,就少一分被诈骗的机会。 通讯员李翔宇[详情]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反电诈预警平台每天会筛选推送数千条“境外电话呼入”和“互联网网址访问”预警信息,今年以来,我市“96110”预警专线共劝阻拦截3万余次,预警拦截金额达1200多万元,市民接到96110号码呼入的电话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详情]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我市近的电信诈骗类型还有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游戏币、游戏点卡虚假充值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或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被害人先付款,制作各种虚假的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被害人获取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二)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 诈骗分子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被害人在架设的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部分案件中,诈骗分子会让被害人提供游戏账号和密码、登录服务器区域、登录的手机系统,通过登录被害人游戏账号冒充该被害人诈骗其游戏内其他好友。 (三)其他 诈骗分子以出售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等为事由,诱骗被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案例1】 我市市民李先生某日在玩一款网络游戏时,有人发私信说要购买李先生的游戏账号,于是李先生添加了对方的QQ,在QQ中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进入一个交易平台,填写游戏账号资料后李先生看到自己在该平台的账户上有了六百元的交易余额,是卖游戏账号所得,可是这笔钱却无法提现,随后李先生联系客服,客服称李先生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账户资金已被冻结,随后以收取解冻资金、激活账户等理由让李先生先后转账一万一千余元,直到李先生发现自己被骗。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互联网平台中联系游戏玩家,以高价收购游戏账户为由诱骗被害人登陆其自制的虚假交易平台,被害人在平台上填写资料后平台余额显示有一笔钱进账但无法体现,随后诈骗分子以交解冻费等理由诱骗被害人向指定账户中转账,从而完成诈骗。 【案例2】 我市市民李先生某日在网上看到有人低价出售某款热门网络游戏的游戏币,于是添加了对方的QQ,按照对方的指示点击链接登陆一个充值平台充值了游戏币,但游戏账号内的游戏币却未到账,随后李先生找到客服进行沟通,在客服的指引下进行操作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扣款六千余元,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在游戏社区内或互联网其他平台发布低价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的广告,吸引到有充值意向的被害人后,诱骗被害人到自制的虚假充值平台进行充值操作,被害人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得到游戏币,反而找客服进行沟通时会在客服的指引下进行操作被再次诈骗。 【案例3】 我市市民张先生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顾12岁的儿子小张,给小张买了一部手机,小张平日经常用手机来玩游戏,某日小张在网上搜索如何破解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添加了一个陌生人的QQ,该人声称可以帮助小张破解防沉迷系统,需要用到监护人的手机,于是经对方的指引小张拿来姑父的手机,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在对方的诱骗下先后转账五千余元。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以出售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等为事由,诱骗被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警方教您如何一看穿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骗术“三步走”: 第一步、精准锁定目标。诈骗分子先是在游戏内或其他互联网平台上发布高价购买游戏账号或是低价充值游戏币的信息,联系到有意向的被害人,随后添加QQ或微信。 第二步、引至虚假平台。诈骗分子会将自己架设的虚假游戏交易平台链接发送给被害人,声称是游戏账户交易平台或游戏币充值平台,诱骗被害人在虚假平台上进行充值,或是在虚假平台上填写游戏账号信息。 第三步、诱骗事主转账。出售游戏账号的被害人可以看到自己在交易平台账户上有余额,但无法提现,客服会以账号冻结为由要求被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从而完成诈骗。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充值游戏币、买卖游戏装备和游戏账号等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是官方指定的交易平台进行,避免私下交易。 2.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在陌生人发来的交易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或进行充值操作。 3.客服以账户冻结无法提现为由,要求充值转账的,都是诈骗,广大市民切勿向陌生银行账户转账。 4.广大家长要加强对小孩使用手机的监管,同时不轻易向孩子透露自己的手机密码和银行卡付款密码等一系列密码,并加强对小孩防诈骗意识的教育。 5.“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6.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7、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详情]
高考在即,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想必都在积极应对高考,但与此同时,一些诈骗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紧盯考生和考生家长的口袋,为利用高考实施诈骗,他们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办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一个“钱”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今天,警方专门整理了几种在高考期间频发的骗术,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以防上当受骗。 一、售卖高考试题或答案 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售卖所谓“高考真题”、“真题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导家长、并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或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二、卖作弊设备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售卖“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高考作弊工具的信息,声称这些工具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随后以“设备费”、传输答案的“特殊信号费”、内鬼的“卖答案费”等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待领取转账后就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而且高考作弊本身涉嫌违法,将受法律严惩,请广大学生、家长严防诈骗分子设置的圈套,小心上当受骗。 网络谣言 每年高考前或高考当日,网上都会流传某考生丢失准考证的信息:“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某某某,考点:某某中学,考场:XXX,座号:XXX,准考证号:XXXXXXX,联系,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有的市民看到后,出于好心,即在自己的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帮忙转发。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条消息很眼熟?好像在朋友圈看到过? 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迅速核实发现有的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虚假信息。 警方提示:这种情况很多留有的电话号码为虚假号码,链接也往往是被诈骗分子植入了木马病毒,请注意辨别、求征后,再拨打、点击,还有类似的网络谣言中,联系电话为境外的吸费电话,市民一旦拨打电话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可能会支付高额话费。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要让自己的善心被诈骗分子利用,慎防上当受骗。 四、提前查询考分 诈骗分子利用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焦躁情绪,在高考结束后官方公布成绩前,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不少学生家长抱着反正价格不贵且一辈子只高考一次,不妨试试看的心理就将钱转给了诈骗分子,成绩当然也不可能提前查到。 警方提示:高考分数不会提前公布,市面上任何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的,都是诈骗。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收到带有不明链接的手机短信时,需提高警惕,不轻易点击、登陆,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五、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提前录取 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部分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或有些自称内部人士,谎称军校、警校有“内部指标”,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或交钱疏通关系等,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为打消受害人顾虑,诈骗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警方提示: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且军校、警校与其他高校招生是一样的,不存在“内部指标”的说法,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以缴费为最终目的的,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七、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诈骗分子自称为教育局或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声称再不领就要过期,考生如果想领取该助学金、奖学金需要提前将学费等汇入学校账户,然后诈骗分子指引考生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警方提示;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八、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示: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为获取被害人信任,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配备了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官方发布的官方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最后,大连警方预祝各位莘莘学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详情]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是我市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之一,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有如下两类: (一)虚假购物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网页、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市民与其联系,待市民购物付款后,就将市民拉黑或者失联,市民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或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市民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二)虚假服务 诈骗分子通过推广发布信息,谎称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等(如:代为生活缴费、音乐制作、网站制作、论文发布、代加工等),以及谎称可以提供非法的各种虚假服务(如:调查追债、提供定位、交通违章处理等),以缴纳定金、保证金,诱骗市民转账汇款,后将市民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1】 我市市民李先生某日在某网络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看中一款手机,价格合适李先生非常喜欢,对方提出通过平台交易手续费高,私下交易还可以给李先生便宜一百元,于是李先生表示接受并添加了对方的微信,随后对方通过微信发来付款网址链接,李先生点击后填写姓名、银行卡号和验证码,之后却发现自己银行卡被扣款五千元,对方微信也把自己拉黑。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在网络交易平台发布低价出售物品的信息,吸引有购买意向的网友,随后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发送虚假付款链接,该链接点开后看似是正规付款页面,但实际是诈骗分子搭建的虚假购物链接和支付通道,被害人在上边进行付款,钱财直接就进入了诈骗分子的口袋,而诈骗分子并不会真正发货。 【案例2】 我市市民温先生在微信上开设网店,某日在网上联系到一个设计网页的公司,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声称可以给温先生的网店设计一个小程序方便推广出去,温先生就同意了,通过支付宝给对方支付了三千元的定金,之后对方又以服务器升级为由再次索要两千元,但所承诺的小程序却迟迟没有做好,直到某日温先生发现被对方微信拉黑,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短信等推广发布信息,谎称可以提供某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以缴纳定金、保证金、服务费等理由诱骗市民转账,后将市民联系方式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3】 我市市民贾先生从事某类商品买卖生意,某日在一个行业交流群中添加了一个供货人的微信,对方声称有一款市面上较为稀缺的商品货源,并录制视频发给贾先生看,于是贾先生便从对方那里订购了一批样品,将八千元的定金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转给了对方,对方收款后便将贾先生拉黑。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短信等推广发布信息,以低价或拥有稀缺货源来吸引被害人,通过发送产品照片、视频获取被害人信任,诱骗被害人转账完成诈骗。 【警方教您如何一看穿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骗术“四步走”: 第一步、稀缺、低价诱惑。诈骗分子先在论坛、贴吧、微信群或网络购物平台上发布出售低价商品或稀缺商品的信息。 第二步、脱离平台交易。吸引到有购买意愿的被害人后,会添加被害人微信或QQ进行交易;网购平台联系到被害人时,也会以各种理由脱离平台添加微信或QQ进行交易。 第三步、发送虚假链接。有的诈骗分子会发送虚假付款链接,诱骗被害人到虚假交易平台上付款来完成诈骗。 第四步、诱骗先行付款。有的诈骗分子让被害人先转款,或是以收取定金、收取运费、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诱骗被害人转账,从而完成诈骗。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网上购买商品通过微商、微信群交易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真实信息,确定商品真实性,多方面综合评估,交易时最好有第三方做担保。 2.通过网购平台尤其是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时,严格遵守平台交易流程,不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切记不要将钱款直接转给对方。 3.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在陌生人发来的付款页面填写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 4.“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5.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6、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 [详情]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是我市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之一,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有如下两类: (一)冒充领导 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冒充被害人的领导、公司老板、上级管理者等身份(冒充领导身边的秘书、司机等,同样是以领导的名义),以与其他公司合作伙伴签合同送礼、遇事急需用钱等事情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二)冒充熟人 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冒充被害人亲戚、子女、好友、同事等,以人在国外代买机票、交学费、给教授送礼、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处理关系不方便直接出面、病重需手术等急危情况等事由,诱骗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案例1】 贾女士是我市某单位职员,某日收到一条QQ好友申请,备注是贾女士的单位领导,头像和背景图片也是该领导的照片,贾女士就同意了。寒暄几句后对方声称办理一个项目需要费用,不方便以自己的身份转账,提出将项目费用转给贾女士,让贾女士帮忙进行转账,索要贾女士银行卡号后,对方随即发来一张转账记录截图,显示已经转账十万元到贾女士银行卡。贾女士查询发现这笔钱并未到账,对方解释道银行系统升级导致跨行转账有延迟,领导非常着急让贾女士先把钱转过去,贾女士于是将自己账户中的十万元转给了对方指定的账户,过后贾女士通过电话联系领导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领到根本不知道有此事。 【案例2】 我市市民李先生是一个工厂负责人,某晚在家玩手机时看到有人加自己微信,点开发现微信名和头像是自己镇的书记,于是同意好友请求并跟“书记”简单寒暄了几句。第二天上午“书记”发微信说正在陪上级领导考察,有个急事希望李先生帮忙处理:先给李先生的账户转十万元,让李先生帮忙转给另外一个人,收到李先生银行卡号后对方随即发来了转账十万元的截图,并且以事情紧急催促李先生,李先生来不及多想赶忙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指定的账户汇款十万元,过后李先生通过电话联系书记,得知书记根本不知晓此事,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手法剖析】 以上两例案件中诈骗分子先是通过不法渠道获取特定单位或机关的人员通讯信息以及组织架构,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领导照片,用领导真实照片将微信号伪装成“高仿号”,随后以领导的名义添加被害人微信好友,制作虚假银行转账凭证来获取被害人信任,随后便以先行垫付等理由让被害人转账到指定账户中,从而完成诈骗。 【案例3】 史先生是我市某公司会计员,2021年3月在工作期间通过公司座机接到一个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是负责史先生公司账户的,由于银行系统升级需要史先生上交一些公司材料,便加了史先生的QQ,聊了上交资料的事,之后对方将史先生拉入一个QQ群,该QQ群里还有史先生公司经理和其他领导,在群里沟通完上交材料的事后,该银行工作人员就退群了。几天后经理在这个QQ群中问史先生公司账户还有多少钱,说要借款给其他公司,让史先生转账给指定账户,史先生表示借款需要走借款手续,但经理称此事非常紧急,让史先生先转账,借款合同后补,于是史先生按照经理指示将钱转给经理提供的账户上,之后经理以同样的理由让史先生再次转账,史先生察觉异常打电话给公司领导,领导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企业财会人员,仿冒或盗用公司领导或老板QQ账号,通过各种途径将公司财务拉入到组建的QQ群中,随后“老板”在QQ群里发送“合同订单”或“转账记录”等打消被害人疑虑,以各种理由要求财务向指定账户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案例4】 我市市民栾女士某日在微博收到好朋友徐某的私信,徐某说自己人在国外,让栾女士给他转账一万六千元买机票,并且说买票系统有效期只有十分钟非常着急,让栾女士赶快转账,因为徐某是栾女士非常要好的朋友且人的确在国外,该账号也确实是徐某平常用的微博号,于是栾女士没有怀疑就按照对方的指示将钱汇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中,过后栾女士给徐某打电话才得知徐某根本不知道此事,再打开微博查看才发现私信也不是他好朋友发来的,而是一个把头像和微博界面做的非常相似的账号,栾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通过盗取或者仿冒被害人亲戚、子女、好友、同事等熟人的网络社交账号,以人在国外代买机票、交学费、交手术费等事由,诱骗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警方教您如何一看穿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冒充领导诈骗骗术“四步走”: 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特定单位或机关的人员通讯信息以及组织架构,盗取或者创建“高仿号”来冒充领导经过公司人事添加或者直接通过微信、QQ添加被害人好友。 第二步、添加好友后诈骗分子冒充领导通过“寒暄”“慰问”拉近关系,使被害人降低戒备之心,骗取其信任。 第三步、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字便用各种理由要求被害人帮忙转账,比如借钱、送礼、请客等等。公司财会人员常会被诈骗分子拉入QQ群聊中,群聊中有公司领导、股东,甲方、乙方领导等等,骗取财会人员信任。 第四步、被害人如果提出钱款并未到账,诈骗分子会以银行系统维护、跨行转账到账时间长、合同出现问题为由,且声称事发紧急催促被害人先行垫付或者要求财会人员用公司账户向指定账户转账,从而完成诈骗。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社交软件、通讯软件都可能被盗取或仿冒,领导或亲朋好友在网络上要求转账汇款的,无论事情多么紧急,务必先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进行确认。 2.不轻易相信QQ、微信等即时通讯消息,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转账汇款操作前,务必当面核实或电话联系单位、公司负责人,确认身份和转账汇款事由,对对方提供的陌生账号尤其是私人账号更应该提高警惕。 3.企业财会要注重做好日常通信中的保密工作。在日常工作、生活联系中,应当避免使用邮件、QQ、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传送单位、公司重要资料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4.“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5.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6、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 [详情]
今年,我市公安机关全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推进反诈止付工作,为群众挽回损失超3200万元。来看报道。[详情]
27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虚假征信类诈骗是我市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之一,虚假征信类诈骗主要有如下两类: (一)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被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按照现在政策属违法违规,需要消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注销校园贷账号,以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后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或让被害人在正规网贷、互联网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上,从而实施诈骗。 (二)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被害人的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需要消除不良记录,不消除会影响个人征信;或者称被害人之前有网贷、分期记录,会对个人征信产生不良影响,以可以帮助注销账号消除分期记录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1】 2021年4月,我市市民赵先生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银监会的工作人员,声称赵先生大学时期申请过校园贷,现在可以帮助赵先生将其注销校园贷账户,赵先生刚开始并没有相信,但是对方说如果不注销校园贷账户的话会影响赵先生的个人征信,影响到日后贷款买房买车,于是赵先生就同意了。对方先让赵先生下载了华为云会议开启屏幕共享,随后以数据异常需要“清空额度”为由指引赵先生先后在花呗、借呗、美团、拍拍、分期乐五个借款平台进行借款,将借款到账的九万多元转入对方指定的账户。之后对方还要赵先生继续到苏宁借款平台贷款转账,赵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谎称是银行工作人员,要帮助被害人“注销校园贷”账户,抓住市民当下普遍对个人征信问题较为敏感的心理,以不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为由引起被害人内心恐慌,从而降低被害人警惕性。后通过“清空额度”等话术指引市民到正规网络借款平台进行借款,将借款转账到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从而完成诈骗。为了方便指引被害人进行贷款操作,诈骗分子往往会让被害人下载会议类型的APP与其进行屏幕共享。 【案例2】 某日我市市民陈女士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陈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9000元“校园贷”未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园贷款,如果小陈再不还,将影响到个人征信。虽然陈女士在上学期间并没有借过校园贷,但是由于对方提供的信息丝毫不差,于是小陈就信以为真。对方提出只要按其说的操作,就可以帮助陈女士清除贷款记录,个人征信也不会受影响。随后在对方的指导下,陈女士下载了多个借款APP,最终申请到三笔总计65000元的贷款。随后,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贷款分别转到三个陌生的个人账户里。陈女士按要求操作后,对方又要他把下载的APP都删除。此时,小陈才发觉事情不对劲,赶紧把之前贷款的APP一一打开核对,结果发现已经损失了6万多元。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谎称是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称被害人使用过或是被人冒用身份信息使用过校园贷,可以帮其清除贷款记录,以不清除记录会影响被害人的个人征信来引起被害人恐慌,降低被害人警惕性,该案例中诈骗分子还利用非法渠道获取市民个人身份信息,从而取得被害人信任。 【案例3】 2021年5月,我市市民于女士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蚂蚁金融的客服,声称于女士的支付宝花呗需要从学生账户升级为成人账户,如果不升级就会影响个人征信,随后将电话转接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女士通过百度查询转接后的对方电话号码,发现该号码的确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官方号码,于是就相信了对方。对方称升级账户需要先刷银行流水,于是于女士按照对方的指引,从京东金融、蚂蚁借呗等平台进行网上借款,将借款来的钱转入了对方指定的账户,转款后迟迟等不到对方称的返款,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手法剖析】 诈骗分子谎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称被害人的金融平台账户需要进行账户升级,以将影响个人征信为由引起被害人的恐慌,同时该案中诈骗分子通过改号手段修改来电号码从而取得信任,利用“刷银行流水”、“清空额度”等话术诱骗被害人到网络借款平台借款进行转账,从而成功诈骗。 【警方教您如何一看穿虚假征信类诈骗】 诈骗骗术“四步走”: 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个人信息,选择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步入社会的群体实施诈骗。 第二步、通过技术手段修改来电号码和将被害人个人信息告知被害人的方式取得信任。 第三步、打电话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要帮助被害人注销校园贷账号,消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清除支付类平台不良记录,以不注销不清除就会影响市民个人征信为由,引起市民内心恐慌从而降低市民警惕性。 第四步、以“验证流水”、“清空额度”等话术指引被害人到网络借款平台借款,将借款转给其指定的账户,从而成功诈骗。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凡是声称消除校园贷记录、升级学生账户或者清除不良记录,否则会影响征信的,都是诈骗。 2.相关部门并没有推出所谓的“注销校园贷”、“清除不良记录“等”操作,个人征信信息也无法人为修改,只要借款后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3.市民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的,应当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或是拨打征信中心客服电话等官方渠道进行咨询,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4.“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5.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6、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