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本报记者阎华 图由受访者提供 “因为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老婆孩子都走了,8年多了,没有办法申请低保,所以一直住在乡亲们废弃的羊圈里,四面漏风,这样的家境,根本没钱修房子,真的要感谢张果,感谢他免费修房的义举。”2021年11月底,家住瓦房店泡崖乡今年已经60岁的贺瑞正,口齿不清地说着发自肺腑的感谢,是送给张果这位四川外来打工仔和他的伙伴们最好的奖赏…… 出自困难家庭长大后他想帮别人 “我是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那里是朱德故里,以前家里困难,不想再给父母添负担了,所以很早就来大连这个城市想闯出一片天地!”2021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当35岁的张果对记者谈起自己的创业的艰辛经历时感慨很多。 “我是灰太狼”是张果的微信网名,他说:“之所以取这么个网名,是因为灰太狼每次失败都会说一句话:‘我一定会回来的!’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我相信自己终究会东山再起。”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张果特别能吃苦,而且有着一副好嗓子。这几年直播带货特别火,一年前,张果申请了直播账号,在大连的各个广场上唱歌跳舞慢慢吸粉,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开始在全国市场和直播间卖大连海鲜等特产,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四川汶川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援助我的老家,现在我在这个城市打拼,经济条件好了,我想把爱心回报给大连的困难家庭,希望能回报第二故乡大连。”2021年4月,张果公司的一名瓦房店市周屯的员工说“老家有两名老人孤苦伶仃特别需要帮助”,一位是孤寡老人李大爷,因为智障,说话吃力,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另外一位腿脚不好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常年卧在病榻上。两位老人的房子破旧不堪,墙壁返潮一直长毛,天棚还漏水,却因为没有钱一直没修。张果得知此事,携带着大米、白面等生活物资曾先后三次前往探望,帮助老人修缮房屋、果园拔草、收拾内务。 “爱心工程”帮扶了十几位贫困老人 自此,张果便开始了他心中的“爱心工程”,他在大连市慈善总会、瓦房店市慈善总会设立了帮扶基金,专门用于帮扶困难老人修缮房屋,短短九个月时间,累计捐款十几万元。张果说,因为这座城市给了他崭新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爱心行动来回报社会。 2021年10月末,瓦房店市泡崖乡二龙山村三组一对70多岁的夫妇被列入到张果的帮扶名单内,两位老人身体残疾,有糖尿病等慢病,二儿子因病离世,大儿子身体残疾,唯一的孙子也是重病缠身,全家都是病号。“这家住在半山腰,周围没有人家,一家三口住在破旧的老瓦房,取暖用柴火,每个月只有村里补助的80元的微薄的收入,还有一头老母猪。”张果说,前往瓦房店帮扶时,正好赶上2021年的大连第一场雪,老瓦房前后都严重透风,室内冰冷,为了一次性修缮到位,张果将原来的老瓦房屋顶的瓦块换成了彩钢瓦,窗户重新进行了密封,他还挽起袖子亲自当起了泥瓦工,糊墙面,粉刷房子,还买了一吨煤以满足冬天的取暖。 杏树屯、泡崖乡阎屯村……越来越多的大连偏僻乡村留下了张果“爱心工程”的成果,他所帮助的对象都是一些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军烈属等,条件就是出具相关的证明便可。 2021年,张果为十几户困难老人家庭免费修理房屋,他还给山西、河南的水灾捐款,自己驱车2000多公里,开了23个小时车为山西省吕梁市孝义送去四万元赈灾物资,今年张果说还要再义务多帮助一些贫困老人修缮房屋。 有人问张果:“打拼了这么多年,你为自己买个房子不好吗?”张果憨厚地说:“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正是因为这座美丽的城市而实现了自己的创业之梦,所以我理所应当去回报这个城市的人们。先回报,然后再想自己的事吧。”[详情]
文/本报记者徐虹 图/戴学金 他收藏奇石近40年,建成家庭奇石馆“老兵石屋”;曾在各种报刊发表赏石文章和石照百余篇(幅),其中《爱奇石大有益》一文还被英国BBC播发;自编自费出版了收藏画册《老兵石屋藏石选》;由本人出镜以“老干部张作义收藏奇石如醉如痴”为题的彩照,曾编入送给世界九十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的大型画册《中国老人》……这样一位半生与奇石相伴,用生命感受着“石头温度”的老友,如今只是全然去感受当下的生命之美。是怎样的力量支持着他做到了对生命中最爱进行全然的断舍离呢?2021年12月17日下午,记者见到了88岁的张作义,捧着仅留下一本的《藏石选》画册,老人回忆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为石走遍天涯 专门腾出三间房给了奇石一个家 1950年,不到20岁的张作义弃学从军,还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负责军队后勤保障任务。“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金石滩海边散步,随便捡起了两块石头,放在手里观看,突然发现其中一块石头像人形,一块像小狗。从此以后,我便对石头留意了起来。”张作义告诉记者,工作之余,每次外出遇到好看的石头,他都会拣回来。1990年,从师职岗位上退休后,张作义又被部队返聘参与撰写了十多年的军史。 相对于退休之前,退休后的时间宽裕了许多,张作义开始热衷于赏玩和收藏奇石,过着以石为友、以石交友的怡然生活。为拣石、购石,20多年里,他先后北上黑龙江,南下海南,跑广西,去宁夏,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 为存放石头,张作义还专门腾出家里的3间住房,而且不得不将两套沙发和一张双人床送给别人。“这还不说,我给孙子起的乳名就是‘石头’。老伴在世时曾说过:‘我们家是以石为中心,一切都为石头让路。’”回首往事,张作义无限感慨,他最欣慰和感恩的是,收藏石头这件事,得到了老伴的理解和支持,“曾经,我和老伴以石为友,在石头的包围下,我俩快乐地生活着。” 万物皆有灵性 从石头上寻找乐趣用文字表达石头的生命力 张作义坦言,当年,他藏石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单纯地就是发自内心的一份喜爱。“天地万物皆有灵性,所以我更愿意从石头上寻找乐趣。我并不是把石头独立起来,而是与文字相连接,用文字表达石头的内容与含义。 “过去,形态各异的石头曾经整整摆满了我家中的3个房间,有‘动物世界’、‘植物王国’、‘人物肖像’、‘书画艺术’、‘自然景观’和‘生物化石’6大系列。其中,十二生肖等大小动物活灵活现,生动可爱;松、竹、梅等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俏丽多彩;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贵妃出浴和貂蝉献计等古今人物造型奇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特别是‘万水千山’、‘大连百年’和26个英文字母等文字石更是叫绝。让人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而我们只是那个见证者!”在张作义看来,天然奇石集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带着远古岁月的气息,印刻着时空沧桑巨变的痕迹。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把赏石当作读书,并通过欣赏石头,撰写一些启迪思想、感悟人生的赏析文章,以石悟德,陶冶情操。 张作义曾经精选自家藏石200多块,拍石照、写赏析、编故事、配诗词,自费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老兵石屋藏石选》,旅顺北海小学还曾选抄书中部分文章,作为素质教育的材料。 放下才是拥有 那些石头自有它的归处 曾经拥有过几千块奇石的张作义在藏石圈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作义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洞见,他知道,天地之间,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拥有任何一物,所以几年前,他就将收藏的全部石头分别赠送给了几个儿子。 “既然已经送给他们了,今后他们如何安排这些石头,我就不再过问了。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留给自己和别人的美好回忆。前两年,我生过一次病,那一次,我向死而生。没想到,老天又给了我身体恢复健康的机会,我很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要用余生继续感受世界的美好,阳光的温暖。”望着夕阳的余晖,张作义说得云淡风轻又怀着一丝对世界的深情。张作义曾经借着奇石表达自己内心对生命怀有的无限热忱,如今,让我们祝福他乐享康安,感受壮丽山河的岁月静好。[详情]
文字/赖莹 每到年终岁尾,人们感叹最多的,就是“好快啊,又一年。” 是啊,好像只是风吹过一页书的时间,2021年就到了要结束的时候。 这一年发生过什么?我在这一年做过什么?这一年里有什么让我无比难忘?这一年,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每一次站在新旧年交接之时,我们都会忍不住对自己提出如此这般的“灵魂拷问”。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打开记忆之门,回想在今年年初时我们是如何畅想即将到来的2021年。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天和核心舱遨游天际、神舟十二与神舟十三号相继发射升空、东京奥运会中国选手摘金夺银、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特效药获批……无论年初我们有多大的想象力,今天回首,不得不感叹,这一年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生活,真正发生了的事情,绝大多数都超出了当初时的预想和期待。 就像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我们将迎来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的第三个春节。 三年时间里,我们接受了防疫常态化,就像我们已经自觉接受核酸检测、绿码出行、戴口罩等这些新增加的生活细节,但疫情对于全球的影响,特别是对全球经济及全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度影响,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爱旅行、爱聚会的老友们,今年一定觉得过得有些沉闷,反复出现的疫情,让你们无法远行又难以相聚,不仅“说走就走、说聚就聚”的豪迈没了用武之地,甚至有些人还经历了短暂的居家隔离; 关心时事热点的老友们,今年不断出现的新词是不是让你们有些迷惑,比如“内卷”“躺平”“鸡娃”等等,一词未懂一词又热,你们不了解,但你们在儿女甚至孙辈身上看到了时代与社会引发的压力; 身体有恙的老友们,“去医院”这件事在今年还是有些困难,甚至更加困难。医护人员时时处于战“疫”状态,各级医院时时处于防疫状态,不熟悉特殊时期就医流程、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友,时时感受到手足无措。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2021年开始变得困难甚至艰难,不知不觉中,“变化”已经成为所有人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此时,人生经验与生命智慧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老友们在变化中呈现出新状态。 不能出远门旅行,就居家培养新爱好;不能出去跳广场舞,就在网上做云演出;搞不懂热点事件热门词汇,就和老朋友老同事聊聊天讲讲从前;不会用智能手机,就多向儿女甚至孙辈请教学习;听不懂孩子们的抱怨和吐槽,就做拿手饭菜暖暖孩子们的胃;很多空闲时间不知干点啥,就去社区街道帮忙做志愿者…… 人生在世,就是要经历风雨起落,老而弥坚,生命因为磨难更有力量韧性。 这一年,您辛苦了;这一年,我们为您点赞! 2021年,我们为您送去了最及时的养老政策资讯;我们为您解答了从医保到法律、从养生到网络等各方面的疑问;我们在美好的季节带着老友走进了美丽的景区;我们开设的老友大学大受欢迎、报名火爆;我们联手各行业专家“走基层、进社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活动小高潮…… 关心老友,关注时代。我们不仅是一份报纸,更是倾听您、陪伴您的家人和朋友。 2021,我们一起走过;未来,我们还将与您一路同行。 心若年轻,时光如青春不老;字纸留香,岁月似歌声悠长。[详情]
文/本报记者阎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连有112年的电车历史,我和有轨电车打了56年的交道,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缘分,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算是没有白活。生病住院期间,我嘱咐家人,把珍藏半生的大连电车史料都捐赠给了公交集团,一共七大本资料,涵盖了半个多世纪来大连有轨电车的发展变迁,希望这些珍贵的史料能够成为撰写大连电车史,记录大连城市文脉和历史传承的见证。” 12月21日,91岁高龄、被誉为“大连电车之父”的陈培凤,刚刚闯过了“鬼门关”,病后康复的他坐在轮椅上,听着和他工作和生活搭档了一辈子的老伴姜素卿对记者的问题进行解答,不时颔首微笑并做着补充。在他们的共同回忆中,我们仿佛听到响彻了一个多世纪、已经成为大连人共同记忆的“有轨电车的叮当声”。 他设计的“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辆有轨电车1001型”喜报进了中南海 尽管手中珍藏的有关大连有轨电车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资料都已经捐赠给了公交集团,但陈培凤的家中依然有许多和有轨电车相关的元素,有轨电车的车模、不同时期有轨电车的历史老照片、1984年刊载陈培凤设计的新型电车的英国《现代电车》杂志等等。不过,陈培凤最引以为豪的,还是195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时,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辆有轨电车1001型。 “这是咱们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有轨电车,上黄下红,充满科技感的流线型,造型多美。”陈培凤的老伴姜素卿拿出一张照片,把我们拉回到70年前的那一天,“那天就像过年一样,在民主广场大连电车公司,人们翘首以盼,当一台流线型的机车缓缓驶出车库时,现场顿时喧闹起来,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大家都想第一时间看到新中国自己生产的有轨电车。喜报甚至发到了首都北京,新华社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报道。 “虽然有轨电车当时已在大连运行了数十年,但核心技术都为日本人掌握。”姜素卿说,在那一穷二白的艰苦岁月,陈培凤被委以重任,一边钻研一边设计,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根据老电车的结构来测绘制图。在没有现代工业设备的情况下,工人们用锤子凿、剪子剪,硬是造出了这台机车。“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制造咱们新中国自己的电车。” 他设计的第一台铰接式有轨电车上了国外杂志 “电车就像是我们俩的命一样。”从19岁进入电车公司到72岁退休,经陈培凤设计的电车有15种,汽车有16种。 在姜素卿的记忆中,大连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经了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从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电车下线,到不断改造升级,再到研发我国第一台铰接式有轨电车,直到2000年下线的“大连人型”有轨电车。有轨电车伴随着城市和几代人一起成长,因此大连人都有着深厚的电车情结。 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大连市民出行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就是电车,最多时建有线路11条,总长48.9公里,车辆144台,职工5000余人,日均客运量达45.33万人次。 “由于当时电车载客量有限,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影响。”姜素卿说,为了解决职工出行难题,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能否为“电车扩容”。电车公司立即组织起攻关小组,时任电车公司总工程师的陈培凤带领全体设计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计算和结构分析,自主设计了中国第一台铰接式有轨电车——大连621型有轨电车。 “这件事不但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了英国《现代电车》进行报道。”姜素卿拿出当年《现代电车》杂志的图片,上面详细介绍了大连621型电车的信息。新车型的容量是原来1001型有轨电车的近2倍,载客量达到300人,“那时候只要车子来了,等车的人都能装进去。所以大家都叫它‘一扫光’。”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电车公司开始酝酿设计低地板有轨电车,这已被命名为“大连人型”有轨电车从2000年开始使用,服役21年,至今仍穿梭在202路有轨电车路线上。 退休之后爱车依旧给全国各大影视基地造电车 72岁那年,陈培凤从电车公司退休。2003年,他收到了上海影视基地的邀请,请他设计20世纪30年代的老电车。无从想象那个年代电车的模样,陈培凤就从各种历史资料上寻找时代元素的蛛丝马迹;听说鞍山的电车要被取消了,他又专程去和那些电车合了影,买了些淘汰的电车零件和设备,几经设计和组装,一台有着墨绿色车身和象牙白铁栅栏的老上海旧式电车诞生了,成为了许多影视剧里充满怀旧色彩的镜头。 退休之后,陈培凤老俩口全世界各地去旅游,还一心一意在当地考察有轨电车的情况。有一年去德国,看到德国有电车,老俩口推迟了返程机票,天天坐着电车到处逛,处处拍照留念;还有一次,陈培凤应邀参加香港的招商会,离港之前,特意绕道去坐香港的双层电车,“香港的电车始于1904年,但至今繁忙的香港街头仍然回荡着叮当的电车铃声,可见香港的包容度。” 2015年4月30日,大连地铁2号线开通,陈培凤与姜素卿作为大连电车的设计者受邀参加开通仪式。其实在大连地铁设计期间,两位老人多次参加地铁设计的技术交流,看到轨道上运行的列车,两位老人都非常激动,他们见证了大连轨道交通的再次升级。 “我们俩这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电车事业。”姜素卿说,她和老伴最大的愿望是将半个多世纪来有关大连电车的记忆传承下去,让更多大连年轻人了解到这段历史,保护好大连的城市文化。 [详情]
文本报记者徐虹 图戴学金 他是参加过我国核潜艇和原子弹工程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在一线技术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到2017年的最后一天,那时,他80岁。 12月17日,记者眼前见到的傅方庭经历了人生的无悔奋斗与春华秋实,一份笃定自如与自信洒脱,透过眼镜后面的双眸投射出来,这样的目光,时刻传递着对科学的信仰、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不断求索的觉悟与抵达。 俱往矣 命运之手的安排让“少年”走上科研路 傅方庭1938年出生在宁波,4岁,他随家人到了上海。“1959年,从上海船舶制造学校船舶机械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船舶产品设计院,竟然是专门研究设计海军装备的科研部门。”傅方庭感慨,从工作第一天起,他的工作就和“机密”二字牢牢绑定,“我的工作是从按五个手指头印开始的。” 傅方庭告诉记者,工作初期,他所在的技术团队由一位前苏联专家带领,“当时学到了不少基础知识。1961年,我来到大连,参与导弹潜艇相关的科技研发工作。1965年初,一纸命令,我又赶赴新疆。”那一年,年仅27岁的傅方庭来到“死亡之海”罗布泊腹地——中国核实验马兰基地,成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参与者之一。 “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代号596)爆炸成功,到1996年中国进行最后一次核试验,30多年的时间里,包括我在内,前前后后曾经在那片戈壁滩参加核试验的基地官兵和技术人员不下10万人。”傅方庭感慨,他当时负责的工作危险而精密,“防化服一穿就是8个小时。印象最深的是沙尘暴,像一堵用沙子建造的、连着天和地的高墙一样推过来。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赴征程 接过“绝密任务”毕生献身事业 峥嵘岁月,万里山河,傅方庭始终兑现着一位科研工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神圣承诺。1968年,傅方庭收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绝密任务”。这一年,经历过一系列前期开发论证,在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的带领下,傅方庭担任课题负责人,带领大家在常规导弹潜艇中攻克“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这一技术难题。当时,历经了数不清的论证研究,在其他单位大力协助下,他和同事们最终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那是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繁杂的数据都要靠手算或算盘。水下发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协作单位多达1000多家。1982年10月,我国潜地导弹在渤海海域的常规潜艇上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二次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国家。那天,我在潜艇导弹舱内离发射筒不到一米的地方。”回首往事可以云淡风轻,但眼中的光芒将傅方庭的思绪牵回到了那段不灭的时光。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1985年,傅方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尖端军事科技研发的核心人员,傅方庭的身份和工作内容必须像潜艇一样深藏在“水下”,和外界的接触很少,“甚至在新婚的第五天,接到一封电报,我就离开了家,一走就是一个月。别人问我太太,丈夫做什么工作,她只回答:技术员。1999年,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臣,接到通知后,我只告诉家里人说去北京开个会。后来,太太在电视上认出了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我。回家后,跟我说,‘老傅,你做的工作真挺了不起!’”傅方庭回忆道。 科学家一般都会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工作,留给实验室,释放出最大的生命能量。直到2017年12月31日,作为中船重工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80岁的傅方庭才正式退休。 享余年 柴米油盐中享受平淡清福 峥嵘岁月属于青春时光,诗和远方是精神高地,柴米油盐才是丰盛的日常。喜欢唱歌,热爱跳舞,乒乓球三级运动员,烧得一手极好的上海菜……退休以来,傅方庭也没有辜负时光,坚守着之前兴趣爱好的同时,他还参加了老友机构的合唱团,学了太极拳和八段锦,日子祥和又喜乐。 作为一名终身学习、始终在线的退休科技工作者,傅方庭的人生始终在践行着一份神圣使命:积极、昂扬、探索、开创、丰饶、奇迹。生命中有这样的人存在,家人、邻人、友人都是幸运的,祝福傅方庭伉俪永葆真我的风采,喜悦自在,余年康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