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本报记者阎华 图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你对养老护理员的印象还停留在四五十岁的阿姨身上,9月5日刚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大连市选拔赛决赛并获得一等奖的赵璐,或者会“颠覆”你的认知。 84.9分!从大赛的成绩便能猜出,赵璐是“学霸”。的确,85后的赵璐毕业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后去海外研修社会福祉学,科班规训,还有多年一线养老经验,这“第一名”可谓实至名归。 在赵璐的身上,聚齐了许多标签,年轻、高学历、海归、专业素养……“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做这个伺候人的专业?”赵璐的回答会让你觉得吃惊。9月12日,记者专访赵璐,解密这位养老服务技能大赛选手的冠军之路。 被国内高校首批派遣海外学养老专业 “‘养老’不就是给老人穿衣喂饭嘛?”“没什么技术含量?”2007年,22岁的赵璐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念大三,当时大众对养老服务还有很大的认知偏差,但这并没有消解她对从事养老专业的热情与愿望。 彼时,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与日本东北福祉大学达成了学生交流项目。“我的日语成绩一直是第一名,所以一听说有校际交流,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考试。”赵璐回忆说,考卷全都是日文的,与报考日本东北福祉大学的日本学生的考卷内容相同,最后,赵璐与其他3名同学一起远赴日本“放飞青春与梦想”。 社会福祉学当时在国内还是一门空白学科,但在日本却是热门专业,因为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比中国早三四十年,所以在此方向上的人才培养起步较早。 赵璐说,5年的本硕系统学习,让她对这门服务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科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立志回国后要“有所为”。 海外学习的经验让她扩宽视野 在日本学习期间,每年赵璐都会在大学下属的养老院工作,包括日间照料、特别介护服务等岗位,见识了日本养老院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养老院的老人一天上几次厕所?尿液和便量是多少?有无异常?每天的生活日常都被记录着,很多突发性疾病的早期症状都被记录在案,随时可以进行医学干预。 赵璐说,日本的养老院老人的饭碗很少有重样的,因为老人的饮食实行精细化的科学管理。针对养老院的每一位老人,都要由营养师和厨师一起制定出个性化菜单的“饮食档案”,记录着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口味偏好、过敏食物、牙齿情况、咀嚼情况、自主进餐能力等等。 营养师会根据档案和厨师一起商量每位老人饭菜如何烹调等具体问题。譬如对鱼肉过敏或者不喜欢吃鱼的老人,则会改吃鸡肉或牛肉;牙齿不好的老人,他们米饭要蒸得更软一些;糖尿病老人的甜点则由坚果代替;如果老人吞咽困难,饮食的“性状”上改成果冻型、巧克力型……所有的细节都让赵璐扩宽了视野,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所学带回国内惠及乡里。 从养老到介护的理念转换 2012年3月,赵璐学成回国留在了大连,她先后在养老地产、日资养老机构历练实践,2017年,她被聘为华亿养老院的院长。“服务至上”成为赵璐的核心理念,每一位入院老人的养老合同都不是制式合同,都有补充协议,其中包括了老人的身体状况、饮食偏好、牙齿咀嚼情况以及个性化的需求;另外1:3的养老护理比、丰富的菜肴、仪式感的节日活动都成为赵璐将日式养老结合大连本土的养老实践。 赵璐还把日本介护的概念引入,介护不是全方位照顾老年人吃穿住行,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自身具备的日常生活动作能力,帮助其实现高品质的生活。可以说,从养老到介护是一种老年人护理理念的转换。赵璐说,过度辅助会导致老人生活态度变得更加消极,日常生活动作能力日趋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恶性连锁反应。 赵璐的社会角色很多,但她最看重的还是大连两所高职院校老服专业的特聘专家讲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她今后最大的愿景。[详情]
文/本报记者徐虹 图由受访者提供 大家爱这位医生,爱她的医术,也爱她的亲切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近日,在大连市中医院,记者见到了退休返聘之后、继续耕耘在门诊一线和手术灯下,为广大患者竭诚服务的该院主任医师、61岁的黄雅君。 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观察、交流、体验式采访,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黄雅君身上对于生命的那份热爱,对于患者的那份悉心呵护,以及对于医学事业的那份精进探索。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的爱德华·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身为一名现代医者,有着近40年临床经验,且医术精湛、优雅温暖的黄雅君,做到了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志业。 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与患者一起做公益 与黄雅君的见面时间约在了一个周四的7点30分,记者提前10分钟到达大连市中医院主楼门口,发现黄雅君医生早就到了,与记者简单寒暄后,她便“消失”了。原来,每周一到周四,黄雅君都会早7点一刻到达医院,擦拭诊室桌椅,认真浇花、仔细消毒,为每周五的手术营造出小而美的温馨就医环境。 “黄雅君1981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临床工作近四十年,专长中西医结合外科急腹症的救治。如胆石病及其合并症、各类肠梗阻(肠结)、尿石症及其合并症、阑尾炎(肠痈)、胆囊炎(胆胀)、胰腺炎(脾心痛)等。对乳腺增生、各类乳腺炎(导管炎、浆细胞乳腺炎)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专长。对乳腺手术、阑尾切除术等常见手术切口的设计堪比微创手术。”如此丰富的履历,记者是从一位70岁的胡女士那里听来的,采访时,碰巧她来医院取黄雅君专门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干净旧衣赠送给需要的人。七年前,家境一般、独自抚养女儿长大的胡女士突然罹患急性肠梗阻,到医院紧急救助,发现是结肠部位的肿瘤引发的症状。何去何从,家人手足无措。胡女士当时的主治医生便是黄雅君,仔细检查后,黄雅君大胆施治。“手术圆满。家属们请放心!她一定会好起来的!”下了手术台后,满头大汗的黄雅君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知到患者的女儿和家人。 “黄医生给我做手术的切口设计堪比微创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现在每天跟老友们一起跳舞、演戏,仿佛获得了新生……我的第二次生命是黄医生用医德医术换来的。”更令胡女士感动的是,她与黄医生因病结缘,成了好朋友,工作之余,黄雅君还和胡女士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且乐此不疲。 黄雅君劝告女性消除恐惧等不良情绪 为了尽可能地关怀到更多的患者,每次临近门诊结束时间,黄雅君都会允许没能在网上提前约上当日挂号名额的患者去挂号处补一个号。“早一些与患者交流上,就可能多帮助到一个人。我当然也有自己热爱的日常生活,但是,面对患者,我会更加珍惜时间,我愿意支持到更多生命获得健康和喜乐。”采访当日,记者亲见了黄雅君对老友患者的那份贴心、对年轻患者那份中肯,其目光所到之处,是岁月所馈赠给一位医者的大美至善之行,也是其六十余载生命历程的一份通透抵达和厚重修为。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增生病己成为当今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把乳腺增生病分为三种类型,即乳痈症,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医认为: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郁气滞、饮食不调等都可导致乳房胀痛、乳房内结节、乳头疼痛等,而年岁渐高导致冲任失调,肝肾亏虚,也会导致此病。中医称乳腺增生病为“乳癖”,分三个症型:肝郁气滞症、冲任失调症、痰瘀凝结症。冲任失调症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表现突出,乳痛较轻,或可有乳头溢液,或有月经紊乱,或腰酸乏力、失眠多梦等。治则:调补肝肾,活络散结。方药:二至丸或二仙汤加减……黄雅君强调,乳腺增生病情志调节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恐惧和紧张情绪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囊性乳腺增生病约有3%~8%左右的癌变率,故需高度警惕,定期检查。 作为一名当代中医,黄雅君传承了中医理论和中西医临床技术的精粹,同时摈弃了中医界的一些固步自封的观念,她不断开拓创新,博采西医之长,以期令更多的患者受益。 采访结束前,记者忽然想起,整整一上午近5个小时的工作中,61岁的黄雅君没有喝过一口水。“习惯了。我必须抢时间支持患者,我不能辜负如家人一般的患者们的信任。”生活中的黄雅君既潇洒自如,又诗情画意,她给记者看了家中恰好盛开的昙花美图,又向记者展现了不久之前驱车前往沙漠驰骋、骑着摩托艇飞驰海上的动人画面。生命大美、医者大美,爱是我们对生命最谦卑的敬意,祝福黄雅君——一位可以令人感受到生命之美和温暖之爱的大连医生![详情]
本报记者徐虹 图由受访者提供 变老像慢慢落山的夕阳 今年春节前夕,为响应大连市政府“就地过年”的倡议,冯磊带领着工委会的成员迅速反应,启动了以“亲情千里‘心’线牵 爱满空巢‘理’相连”为主题的“关爱空巢老人”的爱老助老项目。冯磊说:“我不是大连本地人,已近耄耋的父母一直在老家生活,‘就地过年’倡议一出,我就意识到,过年时,老年人格外需要陪伴,那么,大连的空巢老友也是一样。” “项目实施前,工委会依据现有的大连高龄空巢老友基本信息,设计了‘空巢老友’服务方案,积极整合各种养老服务资源,为空巢老友提供上门访视、生活照料、综合维修、公益活动等服务项目。”冯磊找到了大连十方缘爱与陪伴老人心灵呵护中心的负责人,联合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确定服务准则及督导流程。 “‘老’是动词,像慢慢落山的夕阳,未雨绸缪,才能老无所忧,优雅谢幕。作为70后,我的父母正在老去的路上。这是我不能回避的事。迎接晚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功课。”在当时开展的入户访视活动中,冯磊的团队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即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环境(即居住生活情况、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居住环境)做了进一步了解,对老友需求情况进行梳理和汇总,形成比较完整的志愿帮扶一手资料,便于社区志愿服务队依次开展服务和实施特殊关爱。 冯磊说:“‘关爱空巢老友’的服务对象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或是居住在外地,离得较远,孤独、疾病是困扰他们的难题,我们有义务让人们看到这些。” 年老也是一种优雅 在《银杏叶黄时——优质老化参考手册》一书中,冯磊对一个很多人都十分熟悉的故事重新进行了梳理:“平均年龄81岁的老友们组队驾驶摩托车,环绕宝岛13天,行程1139公里,用行动告诉我们,疾病和变老无法阻挡他们追求梦想。” 贫穷疾病、异地漂泊、梦想打拼、亲人离别、爱情诺言……人生种种挫折和美好、得到和失去,这些老人都经历过。一段段动人的生命历程,藏在雪白发丝间、刻在沟壑皱纹里。老友的勇气、毅力、热情、激励着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他们才活出了让很多年轻人羡慕的乐龄人生。”冯磊感慨道。 “所以,当老友有了抑郁和焦虑倾向的时候,可以以梦想做寄托,找点儿事情去完成,这样的话,焦虑和抑郁就很容易被赶跑。”冯磊坦言:“该如何陪伴老友,理解老友心理,引导大家认识到,陪伴生命是一件严肃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充满温情、充满爱意的事;让一个人不再恐惧衰老与疾病,也能正视如何有尊严地优雅谢幕,这是我们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去学习和了解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要面临亲人的老去,要面临自我生命所遇到的真实挑战与成长机遇。”[详情]
文/本报记者徐虹 图/树鸿 9月3日上午,在位于中山区二七广场附近的一处老宅里,记者见到了65岁的高艺斌和他历时30载寒暑完成的5000米长书画作品《红楼梦长卷》。“画卷让我理解了人生,理解了社会,理解了曹雪芹的伟大,更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成长。”属于高艺斌的段段往事,如这画卷一样徐徐展开。 两幅受青睐的仕女图让他确定了艺术方向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幼年时,高艺斌常常躺在母亲的绣案下入眠,同时深得父亲书法的熏陶,三岁学画。小学上少年宫学美术,尝试创作年画、宣传画,中学开始研习油画。 30岁那年,高艺斌辞职专攻国画,他的两幅仕女图被朋友带出国,受到外国友人极大青睐,来信求画。高艺斌由此开始创作原先并不热衷的仕女图。于是,当年的文物店、友谊商店、画廊渐渐有了他的仕女图出售。这种作品为市场追捧,改变了高艺斌的艺术初衷和追求目标,不满现状的高艺斌下了决心,要描绘古典名著《红楼梦》。功夫不负苦心人,三十余载岁月流淌开去,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近5000米长的《红楼梦长卷》,惊住了包括周汝昌、梁归智等红学家和学界各方。 “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些不自量力了。先编文字稿,再拟草稿底稿,还都算顺利,这均缘于‘浅’,等画正稿,竟难题一堆,一件衣裳、一个头饰、一个建筑都要耽搁大半天。”高艺斌感慨,停笔期间,他广搜红学文章,重新研读红楼原著。三个版本的《红楼梦》读了几十遍,一本红学词典让他翻得没了棱角。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得研究清史。画《红楼梦长卷》期间,他找到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 家徒四壁时,他拒绝海外人士的巨资求购 一部红楼如巨大古钟,敲击着高艺斌的内心世界。瓶颈之后,他终于突破了单纯绘画形式的局限,放眼于广阔的社会人间。“心境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音色流出短笛。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每至极处,竟至伤心洒泪。”回首作画的时光,消瘦的高艺斌眼中有了泪花。 高艺斌告诉记者,因为长期画画,生活清贫,有段时间,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一边创作,一边在一家艺术学校教国画。1993年,当画卷进行到1000米时,也曾有海外人士慕名而来,看着家徒四壁的高艺斌表示:愿意出巨资求购《红楼梦画卷》。“长卷是我半生的心血,它一定要留在中国。”高艺斌果断拒绝对方。 高艺斌对艺术的执著曾经感动许多人,红学家曾扬华先生曾悉心对其进行指教并赠作品《红楼梦引子》,还有人送来红学书刊,令高艺斌大受裨益。他还曾被一些高等院校聘请去展示部分画作、教授画艺,交流红学研究心得。这些温暖,让多年孤军奋战的高艺斌感动不已。 “如果高先生还有余力,能对‘探佚’研究有所了解,再绘画一组以‘探佚’为主题的红楼人物画,如贾探春海外做王妃,王熙凤遭难狱神庙,贾宝玉史湘云巧遇金麒麟等,则无疑将创造一个红楼绘画史上的奇迹。”如今,高艺斌仍记得红学家梁归智先生的建议。“截至目前,探春海外做王妃部分已经画完,我正在研究勾画‘贾宝玉史湘云巧遇金麒麟’这部分。” 平凡的高艺斌又是不平凡的,值得被尊重。祝福更多的人可以从高艺斌创作《红楼梦长卷》的生命经历中得到灵感,从而也找寻到自己的热爱,然后,去自信而坚决地实现。[详情]
文/本报记者徐虹 图/树鸿 从业近40年的他认为千茶一味是行业停滞 孙连祥1954年出生在大连庄河,从小在姥爷家长大,祖辈人聚在一起聊天评茶,年幼的他在一旁冲茶倒茶,久而久之,对茶也稍有了解。 1985年,正式进入茶行业开始学习后,孙连祥曾先后师承张大为、骆少君、王星银、陈忠兴等多位茶行业的国家级业内专家,跟随各位老师遍访全国各地主要茶叶产、销地区,深入学习研究茶文化及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秉持着发自内心的一份笃定和对茶文化的热爱,孙连祥的评茶功底愈加深厚,先后取得过“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一级茶艺师”、“国家二级茶叶加工师”等资质。 “我今年67岁,与茶相伴了大半生。做生意最难的时候,吃饭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看见茶叶市场上乱象时,我想的还是坚持自己的本心。坚持本心,应天顺人,是我所恪守的茶道,茶叶行当博大精深,真正的名茶都是经过几十年老茶师之手方显其醇香。茶叶的种植对当地的地形、土壤、温度、水文的要求也很苛刻,而采茶的时节与工艺、焙茶的时令与时间,也都会对茶叶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想统合这些条件,一定需要一位与茶接触几十年的大师,所以学茶及制茶的前提,是要经过名师的指点。千茶一味,对行业发展来说是一种停滞,作为茶人,要尊重大师,更要懂得创新,以大师为范本,融入个人毕生的制茶经验,才能使大家之作源远流长……”席间,但凡说茶,孙连祥就会妙语连珠,其坦率幽默下的真心也一览无余。 建议老友买茶注重“三选” 孙连祥告诉记者,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大连正逐步营造着一种良好的茶文化氛围,他希望能有老友愿意走近茶叶、了解茶叶、享受茶叶,感受茶文化的真正魅力。 对于爱茶的老友比较关心的如何选茶的问题,孙连祥直言: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他建议,老友选茶要注重“三选”,即选品种、选价格、选地点,要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选取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品,要在正规商场和优质商家处购买标明品名、产地等可追溯质量的茶叶。品牌茶叶相对贵些,但价格透明,选购更放心。“选茶得用心品,而不是用耳朵听”。 “喝好一杯中国茶,不容易。这是一个慢功夫,但是,只要爱上了喝茶,一定可以从中寻得一份宁静和智慧的感受。茶人的初衷,就是要做百姓爱的茶。茶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茶商只有把心态放正,才能真正传播茶文化,否则,茶就成了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一个行业的发展更需要诚信和品质来维护。”孙连祥感慨,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亦深感时间的紧迫,也更加意识到,传播茶文化,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一份使命和责任,作为东北茶叶销售区为数不多的资深茶人和茶文化培训专家,余生,他愿意把有限的时光,继续投入在茶文化传播领域。 目前,孙连祥和自己的学生联合编写的《茶艺》教程,正作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等院校学生茶艺课的专属教材。每个周一,孙连祥还会通过网课的形式为大学生们系统地讲授茶艺课程。茶之道智慧绵长,祝福孙连祥继续深耕这条充盈喜悦的道路,并不断分享,惠及更多爱茶的人。[详情]
本报记者阎华图由受访者提供 去养老院慰问,当得知94岁喜爱京剧的老兵身体不佳,他便去老人房间单独唱一段《智取威虎山》;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一届新领军者年会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以下简称达沃斯)的两名意大利政要欲了解中国国粹,他精心协调安排了一场只有两个人观看的京剧专场;他捐款设立“王涛爱京剧万元基金”,奖掖国粹后备人才。他,就是66岁的大连京剧名票王涛。 裹着小脚的奶奶是他当年的京剧启蒙 在大连乃至全国的票友界,66岁的王涛可是响当当的裘派大花脸。最近,他在忙活“华夏全民星网络大型文化艺术活动”,这是中华文化产业促进会等6家国家级协会组织的网络活动,邀请全国的艺术家直播演出。王涛每年演出有一百多场,习惯以演带练的他疫情防控期间正好没有演出,急得嗓子直冒烟,于是他开始学习通过网络平台演出。尽管不是直面戏迷,一笔笔勾描,一句句唱念,一点也不马虎。王涛说:“为了参加网上演出,我还特意置办了一些设备、灯光、背景墙、支架一应俱全,一共演出了20多场,我参加的戏曲专场有110多万戏迷。” 王涛的京剧启蒙是他“裹着小脚的奶奶”,小时候,奶奶常带他去看戏,进入剧场后,紫红色的大幕、耀眼的灯光、铿锵的锣鼓、极具穿透力的京胡;台上演员生、旦、净、丑时而高亢、时而低婉的唱腔;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这一切强烈地震撼了幼小的王涛。 王涛在庄河下乡时被选送到庄河样板戏学习班,从演员到科长,一直到铁路部门工作,他都在搞文艺工作。为了更好地精进艺术修养,王涛特意去扬州,受教于京剧名角铜锤架子花脸赵致远——“裘派”京剧大师裘盛戎的得意弟子、侯派京剧大师侯喜瑞关门弟子,再加上天赋好嗓儿,王涛的技艺唱法也日趋成熟,在“净角之路”终于纵横驰骋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意大利政要向他求《三岔口》译本 6年前,王涛退休,从此他便开始了三十多个城市演出,也常到社区、养老院、部队、院校做公益演出,开办国粹京剧知识讲座,捐款设立了“王涛爱京剧万元基金”。今年“五一”劳动节,王涛带艺术团去华亿养老院慰问演出,当他听说94岁参加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王秉山因为身体不便,无法到现场时,他亲自去老人的房间演唱了一段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高亢激昂的旋律让这名功勋卓著的老战士甚是激动。 2017年,王涛从20多万大连市民中脱颖而出当选为“7位达沃斯市民代表”之一,世界竞技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先生还把其所著《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签名后送给了王涛。当年6月27日至29日,每天上下午两场京剧,王涛专门负责为参加达沃斯的各国政要和专家们“讲戏”,帮助他们了解和走近中国的国粹。为了满足国外政要的好奇心,王涛和大连京剧院的演员商量,演出以武戏为主,没有安排大段的唱段。演出期间,王涛和翻译在一旁进行讲解。 “一对意大利政要夫妇来剧场晚了,没看到演出,非常失落,为了弥补他们的遗憾,我和大连京剧院的演员们商量,单独为他们两个人演出了一段京剧《三岔口》。”加演结束后,意大利政要显然入了迷,半晌缓过神来激动地向他求要《三岔口》翻译过来的剧本,说要回国好好读读。 这几年,王涛还带着他的艺术团参加大连很多重大演出活动,曾荣获省部级奖项11次,大连市总工会记功一次。 王涛的家中有一面剧照墙,都是他演出过的经典人物照片,《霸王别姬》中的项羽,《将相和》中的廉颇……每一帧精美的照片背后,都是王涛精彩绚烂的花脸人生。[详情]